2025年10月3日上午,新加坡加拿大国际学校(CIS)在位于7 Jurong West Street 41 Singapore的Toh Tuck (TT) Wing 4楼,隆重举办了双语教研中心开幕仪式。历时90分钟的仪式里,来自全球教育领域的专家、师生与家长齐聚一堂,共同见证这所深耕双语教育三十载的国际学校,以“双语、双思维@CIS:融汇东西、共筑未来”为引,开启全球双语教育探索的全新篇章。
回溯CIS的双语之路,从1989年建校时便埋下的双语基因,到2014年成为新加坡首批启动中英双语课程的国际学校,再到如今构建起覆盖幼儿园至12年级的完整教育体系,每一步都走得扎实而坚定。不同于常规双语教学模式,CIS独创的“隔日双语沉浸式”方案,早已成为行业内的创新范本——英语母语教师与中文母语教师搭档授课,单日全英文浸润、次日全中文深耕,让语言学习不再是孤立的词汇积累,而是与IB PYP课程框架深度绑定,在数学、科学等学科探索中,实现语言能力与思维素养的同步生长。而此次双语教研中心的成立,正是将这份实践沉淀升华为体系化研究,让CIS的双语经验从“课堂成果”变为“可复制、可推广的教育范式”。

“这不是终点,而是CIS双语教育从‘实践领跑’到‘标准引领’的转折点。”CIS董事会主席、枫叶教育集团创始人任书良博士在致辞中,掷地有声地阐述中心的核心使命。他提到,未来中心将以“教科研一体化”为核心,搭建国际中文课程的“标准矩阵”——从课程设计到评估体系,再到测试标准,每一项都将围绕“让学生学中文、懂中文,更能用中文链接世界”展开。在他看来,双语能力从来不是简单的语言工具,而是让学生在全球化浪潮中站稳脚跟的“核心竞争力”,而CIS要做的,就是通过这个中心,填补新加坡国际学校在IB双语标准建设上的空白,打造全球一流的双语教育标杆。


“十二年前,我们用三个比喻,定下了CIS双语教育的初心。”CIS校长熊华丽的发言,将现场气氛拉回那段初创岁月。她笑着回忆,当年中英文教师团队围坐一堂,有人说双语课程是“架起东西文化的桥”,有人说它是“双师同心划动的船”,还有人说它像“茶咖交融的鸳鸯奶茶”。而她自己,则偏爱用“《茉莉花》遇芭蕾”来形容:“中国民乐的婉转旋律,借由西方芭蕾的优雅舞姿呈现,不是谁融入谁,而是两者碰撞出全新的艺术生命力。”如今,这个比喻有了新的注脚——双语教研中心就是承载这份“融合之美”的新舞台。在这里,教师能碰撞教学灵感,家长能获取陪伴指南,而学生,终将成长为拥有“双认知”的思考者,既能用中文品读诗词意境,也能用英文探讨科学真理,这种跨越语言与文化的思维灵活性,正是人工智能无法替代的人类智慧光芒。
如果说过往的CIS是双语教育的“实践者”,那么新成立的双语教研中心,便是推动行业发展的“赋能者”。它打破了单一教学机构的边界,构建起一个集“研究、实践、共享”于一体的生态平台:
在课程创新上
它不再局限于语言教学本身,而是深入探索“双语+学科”的融合路径——如何用中文讲解数学逻辑的严谨,用英文传递科学探究的开放,如何让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都能在双语课堂中找到共鸣,这些都将成为中心的研究课题。
在师资成长上
依托CIS300余名跨国籍教师团队(77%拥有研究生学历,多数具备IB教学与考官经验),中心将打造“全球双语教师成长社区”,通过跨国教研、教学示范课、专家workshop等形式,让优质教学经验流动起来。
在文化传承上
面对来自72个国家的3000余名学生,中心将开发传统曲艺、国际文化探究等特色课程,就像近期学生用地道中文演绎相声那样,让语言学习成为触摸文化根脉、理解多元世界的窗口。



更令人期待的是,中心还将拓展英法双语教学研究,为学生提供更多元的语言选择,让CIS的双语教育从“中英并行”走向“多语共生”。而完善的校园设施与STEAM教学体系,更让这些创新构想有了落地的坚实土壤。

仪式落幕时,阳光正好。对于CIS而言,双语教研中心的启幕,不是一场庆典的终点,而是一段新征程的起点。未来,它将以双语为钥,为学生打开通往世界的大门;以教育为炬,为全球双语教育照亮前行的方向,真正实现“融汇东西、共筑未来”的初心与承诺。

